Quantcast
Channel: 醉后各奔东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7

[转载]《肉体的怀旧和还乡》,短评余笑忠的诗

$
0
0

                 《肉体的怀旧和还乡》

 

                                    ——短评余笑忠的诗

 

       想到这个题目之前,我正在修改我近日写的一首诗歌,转而又读到笑忠兄前日发在博客上的诗《五十感怀》,就越发感觉合入了话题,逐忍不住落下几笔,予以笑忠兄,权作锦上添花。

     “梦里还乡!”荷尔德林这句话,囊括出身在他乡之人的离乡之苦、怀旧、彷徨和思念。而对于诗歌的还乡,我这里只能用更接近我们的肉体来诠释一二。这具肉体在哪儿、乡在哪儿?我想,会各有各的不同。

       这是笑忠兄前日发在他博客上的一组诗歌里的第二首,让我们来看看笑忠兄,是怎么用词语的肉体来还乡的,全诗如下——

 

         《五十感怀》

 

     一双穿了很久的布鞋,布面尚好

     但脚跟知道,鞋底

     快要磨穿了,难以相互体恤

 

     我原谅自己用如此蹩脚的比喻

     形容这尴尬的年龄

     但它好过“深陷于泥泞中的独轮车”

 

     像从恍惚的梦中醒来

     这么快就被晾到了一边

     没有拖拖拉拉的嘱托,也来不及挥手道别

 

     依旧粗头乱服,行色匆匆

     惟有冬天才有如此深刻的辙迹

     惟有行走于太阳朗照之前,才不会拖泥带水

            

                                   2015.1.11

 

     “一双穿了很久的布鞋,布面尚好

       但脚跟知道,鞋底

       快要磨穿了,难以相互体恤”

 

       从第一节开始,笑忠兄便给读者书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双离不开自己肉体的布鞋。“一双鞋他穿了很久,布面尚好,但脚跟知道,鞋底,快要磨穿了,难以相互体恤。”一双鞋,布面尚好,脚跟,鞋底,磨穿了,体恤,我们把这些词连贯在一起来读,这分明就是站在一双鞋子里的人的形象。但是人已经与以前分开了,人已到了中年,虽有惊无碍,这半辈子也可以说是尚可过去吧,但是我却知道,我人到中年,将面对更多的扑面而来的事情等我解决,余下之心,权当了以自慰。只这短短的几行,笑忠兄便把一个中年人的景况,描摹在你面前,跃然纸上,让人一声感叹油然而生,使人读后不免暗自叹息,人过半百这一天还是来了。

       下一段,让我们来瞧瞧一个真诚的诗歌作者,是怎样敢于剖析自己和自己的关于写作问题。

 

    “我原谅自己用如此蹩脚的比喻

      形容这尴尬的年龄

      但它好过“深陷于泥泞中的独轮车”

 

       这第一句作者便点到了要害部位,“我原谅自己用如此蹩脚的比喻”。先是用一双鞋子进入诗歌,接着是很快否定了自己关于这首诗歌的写作方法——隐喻,“用这种蹩脚的比喻来形容我到了如此尴尬的年龄。”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是非非缠绕一身,但是还好,如此活在世上既无大善也无大恶,在总体上来说也就如此吧,但求比“沉陷于泥泞中的独轮车”不能自拔要好得多。深陷,泥泞,独轮车,这简简单单的三个词汇,一经镶嵌在一起,便使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了笑忠兄为人处事的原则。在这里,为了避开所谓的夸大其词或者说是言过其实,我还是要忍不住写出“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一下笑忠兄,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好在我和笑忠兄是有过面缘,见过两次的。单单是笑忠兄不事张扬的一头白发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一个大哥的印象。所以对自己如此用词来形容笑忠兄,心里倒是坦坦然,坦荡的紧呢。

       如下是第三段,请读者随我一起,看看笑忠兄是怎么来写,人到中年所处的尴尬和窘境的。

 

      “像从恍惚的梦中醒来

       这么快就被晾到了一边

       没有拖拖拉拉的嘱托,也来不及挥手道别”

 

       你瞧,“像从恍惚的梦中醒来”,不知不觉,人已到了中年,与之前之景况“这么快就被凉到了一边”,是多么的背拗而迅捷呀,倏忽之间,“没有拖拖拉拉的嘱托,也来不及挥手道别”。如果说人到中年是对以往的留恋和感慨,倒不如说是“怀旧”要来得准确,因为正是在怀旧中才能让“人到中年”得以看清自己是否是“沉陷于泥泞中的独轮车”。此段,正是与上一段的相互呼应,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推进。人到中年虽然不是拖拖拉拉的,但也却是来不及挥手道别,此更加彰显出不可言说的苍凉,同时又显现出了笑忠兄对“人到中年”的感悟。此心态如实的把人到中年的现状和心得以及对以往的怀旧推到了读者面前。如果你是一个人到中年之人,我想,你一定能从中读出些什么来的。

       好了,现在到了最后一段,让我们来读读看,笑忠兄是怎样给自己的“五十感怀”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的。

     

      “依旧粗头乱服,行色匆匆

        惟有冬天才有如此深刻的辙迹

        惟有行走于太阳朗照之前,才不会拖泥带水”

 

     “依旧粗头乱服,行色匆匆”。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笑忠兄在生活中的活生生的身形,粗头乱服,行色匆匆,不事修饰和着装,了做老发狂。“惟有冬天才有如此深刻的辙迹”,实乃经历了人到中年的冬天才能留下如此深刻的自悟和辙迹,无论是斥责还是鞭打,冬天总是要过去的。所以就此“惟有行走于太阳朗照之前,才不会拖泥带水。”这最后一行句子当中的太阳朗照之前,何止是感慨之言,而是在“太阳朗照之前,才不会拖泥带水,并且是惟有的”。此太阳是什么太阳呢?笑忠兄并没有给我暗示和布局,或者说是故作玄妙,而是真真实实的告诉读者,此“太阳是大限!”而此大限又包含了很多别的因素,比如环境比如光线,读者尽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猜测。这就是一个书写者的高明之处,清澈而不失深刻,一切都将此处无声胜有生。

       整首诗歌读来让人愁肠回转,感慨而又奋进,惆怅而又激发。“莫使中年啷当去,我辈自有老发狂。”

       最后,让我来祝福笑忠兄,这根永远不会熄灭的《五十感怀》之蜡烛吧,因为还有多少肉体在没有被太阳朗照之前,却难以还乡。

 

 

                                        2015,2,7。冷眼草就。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