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醉后各奔东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7

转发《圭臬》诗刊2020卷目录

$
0
0
《圭臬》诗刊2020卷目录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https://www.poemlife.com/index.php?mod=newshow&id=11501




《圭臬》2020卷目录

目 录

易杉:卷首语

外省诗歌【主持:李龙炳】

叶 辉(江苏)
育 邦(江苏)
蒋立波(浙江)
苏 波(浙江)
剑 男(湖北)
余笑忠(湖北)
阿 翔(广东)
骆 家(广东)
余怒(安徽)
陈先发(安徽)

四川诗志【主持:黄啸】

李龙炳
黄啸
张卫东
陈建
张凤霞
陈维锦
陈子弘
亦寒
曹东
吴悯
乔林
敬丹撄
余幼幼
凸凹
哑石
孙文波
易杉

民刊档案【主持:张卫东】

《抵达》简介
《抵达》诗选

汪抒
方启华

滕云
严小妖
徐吟客
赵少刚
江不离
尚兵

黄啸:编后记

 
附:

卷 首 语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命运链条上最苦难、艰辛和煎熬的记忆之一。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在全球化和个人的关联中生发出经验的深刻和生命情感同历史境遇形成的精神张力,正在加大语言的危机,同时影响了人的危机。以多层次、多元、多样和对话为契机的现代言说,更加隐密地朝向个人性的挖掘和宏大叙事的修辞性。民族文化命运与世界文化的关联,以及本地意识的诗性与智性拓展,在历经百年的诗歌实践之后,尽管边缘审美与主流审美的互动,自娱自乐的“圈子化写作”完成了汉语诗歌的现代启蒙,并在自我边缘的无为中完成了诗歌的多元化。由互联网新媒体生发的诗歌自由市场促进了诗歌精英主义的成熟,超越市场原则、发表制度、出版制度和时尚的“写作纯粹”使"经典诗歌"成为可能,但相当自在内在的书写依然是当代诗歌少数而孤绝的发声。

语言生活的铿锵朝前,书写意志的想象力,时代节拍与内心节奏的关联,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无限可能,最终成为语言的活水。而且,当代生活的偶然性、碎片化、暴发性同时为语言提供了新的遭遇。2020年运的特殊性更为诗歌写作意义提出新的挑战,民族性与文明共同体的对话,苦难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张力,汉语边界的重新确立等,亦为汉语诗学拓宽了历史性审美视野。

汉语新诗已走过百年历史,由观念建设和抽象命名到诗歌价值和存在形式的讨论,到诗歌实践使"经典"成为现实。历经1920-30年代的启蒙,1940-60年代的断裂,1970-80年代的重新启蒙,1990年代的反思探索,21世纪10-20年代的成熟。诗歌回到艺术轨道上,诗歌生态的清明,需要汉语诗人共同体艰辛付出互相砥砺,来之不易。新诗发展中由民刊、自由写作、启蒙思想、批判意识鼎力拱卫的诗歌"民刊传统"与学院派拱卫的"知识分子传统"的联力,打破了诗歌主流话语中的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审美趋同,使存在语言的综合书写和“高端写作”或写作的高级状态成为新语境中汉语诗歌的现实可能。不可否认,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30年的时间,相对宽松的写作环境,为诗歌获得了整体性视野,同时诗歌对写作的持久培养塑造了一代诗人的精神圭臬。一大批成熟的诗人和作品,正在影响和塑造诗歌的当代形象,并因此改造新诗在当代生活中的诗性建构,为生生不息的语言生活注入自新的能动性。如何在传统共同体的反思中,培养诗歌与当代生活的对话能力,巳经不仅仅是某种姿态,文本上的思想介入,以及摆脱诗歌范式的冒险,需要"突围意识"和"牺牲精神"在个体写作中的落实,需要一颗"赤子之心"在语言中的磨砺。

雨水和繁花的春天已走到尽头,面对高高在上沉默的苍穹,面对深不可测的世道人心,让我们活在深刻的语言滋养之中,唯愿这样的守护,生命得以在创造中展开。
易 杉

2020-5-10

更多诗歌资讯,请关注诗生活网: www.poemlife.com

  编辑:NS  来源:诗通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7

Trending Articles